依您的需求量身訂做,提供投資型、保障型 退休型等多元化保險商品,專業有保障 | 專業居家清潔 免費到府估價,清潔養護馬上搞定 |
希特勒的崛起 |
房東:MIC0003 發表時間:2004-04-26 |
小編說:各位看看希特勒政府跟我們的扁政府有什麼相同與相異之處? 納粹的階級基礎 除了希特勒的個人魅力與政治天才外,他以合法的途徑來獲取政權的過程,如何帶領納粹黨的發展,在歷次全國及地方選舉上爭取選票也是值得重視。 威瑪共和國時代,納粹黨不同於其他政黨,該黨的宣傳並不針對特定的社會或經濟階層,也不針對特定的利益團體,雖然這一點並非一開始創黨即如此,但在希特勒重組該黨後,納粹黨基本上是標榜全民團體〈Volksgemeinschaft〉以對抗共產主義的階級社會。 他將原來的「德國工人黨」改名為「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也就是向全民宣示,要將國家主義與社會主義融合於他的國家社會主義黨之中,並建立一個化解階級衝突與利益衝突的全民團體。 因此希特勒改組後的納粹黨可說是為所有不滿國家現狀及不滿頻出狀況的共和體制者打開門戶的政黨。雖然該黨乃稱「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但是該黨黨員中,工人的比例反而偏低,特別是就工人在當時佔全國總人口的比例而言。 以1930年為例,納粹黨的黨員之中,按職業計算,領薪水的受雇人員佔25.6%,獨立業者及自由業者佔20.7%,公務員佔8.3%,農民佔14%,工人則佔28.1%。 這樣一個黨員遍佈各階層的政體,使得納粹黨不可能期望有一種一致的意識型態,因此納粹黨在文宣上總是反對的多,卻避免明確地指出,他們贊成甚麼。 誠如史特拉瑟於1932年在柏林演講時所說:納粹黨就是今天一切的反面。雖然納粹黨也有一個包含二十五點的黨章,但是這份黨章也只是模糊地混合了反猶太主義、民族主義及類似社會主義的一些理想,不僅並不明確,且往往彼此矛盾。經濟政策則更是付之闕如。 然而,納粹黨這種缺乏明確的政策訴求及反對一切現狀的宣傳,不僅不影響該黨的吸引力,反而因為政策模糊而使得各階層都能對該黨編織自己的期望。誠如該黨於1930年大選獲勝後,一位小企業聯盟的發言人便一針見血地點出了該黨支持者的心聲:如果相信,所有將選票投給納粹黨的人都完全支持該黨的政策或黨章計劃,是一件愚蠢無知的事。 關鍵在於,對黨章所呈現的不滿固然存在,但是對支持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對納粹黨所抱的希望,他們認為,只有納粹黨還有力量將那陷入泥濘極深的車子再拉出來。 納粹黨之所以能吸引中產階級也有其現實的原因。 中產階級夾在富裕的市民階級與有組織的勞工階級之間,既缺乏結構性的組織,又缺乏領導人物,更對充滿革命意識的戰後德國感到恐懼與不安,擔心自己將進一步失去經濟地位,因此,1929經濟大恐慌來臨後,中產階級便慢慢地倒向了納粹黨。 類似的情形也出現在將選票投給納粹黨的小農階級,他們未必是被納粹黨於1930年代所提出的農業計畫所吸引,反而是納粹黨的反猶太主義及反資本主義頗能發揮宣傳效果。 當然,納粹黨的宣傳策略,承諾農民,在有納粹黨主政的國家裡,農業及農民將恢復其應有的尊嚴與榮譽更是深深地的打動了農民們的心。至於對於那些成群結隊投入納粹黨的青少年,特別是出自中產階級家庭者,納粹黨最大的吸引力莫過於該黨所提出的崇高理想如團體友誼〈Kameradschaft or camradeship〉、忠心、勇敢及犧牲奉獻的精神,而這些正是生活在那個年代的青少年在壓抑與沮喪之下所嚮往的傳統德國美德。 納粹黨在各階層有了支持者後,更進一步試圖擴大其影響力,策略則是將觸角深入各階層的各類團體與組織之中。方法之一便是吸引年輕幹部,以他們去對付組織中的高層領導,最後反使一些組織或團體成為納粹黨的外圍組織,這些組織再進一步為納粹黨在各階層或各職業團體中擴大影響力。當然再配合納粹黨自1929年起那種毫無掩飾及大膽的反猶太主義宣傳以對抗大型百貨公司及消費聯合會〈Konsumgenossen Schften〉,確實能使多數中產階級之貿易聯盟在納粹黨的影響下加入了對抗以猶太人為主所掌控的大型百貨公司及消費聯合會運動。 至於對大學生的組織,納粹黨也非常技巧的利用民族主義、種族主義結合團體兄弟情誼來操縱學生組織的選舉以達到傾納粹黨的目的。 基本上,納粹黨並不像「社會民主黨」或「中心黨」在德國那樣有其歷史發展的持續性及一定程度的穩定性,然而在那個人們普遍不滿的年代,納粹主義運動似乎可以聆聽任何一類對現況不滿者的傾訴,並可以為任何一類不滿的人解決他們的問題,只要納粹黨能獲得政權。就在納粹黨領袖的特殊才幹領導下,配合頗具效果的宣傳及策略,使納粹黨真能在短時間內依『合法』的途徑取得了政權。 貫徹一致化政策以完成絕對領導權 希特勒在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實力展現後,繼續進行他絕對領導的安排。他的要求是,以四年的時間為限,授與政府全權,在中止憲法的情況下頒布必要的法令〈Ermachtigungsgesetz〉。 當然,這項法令的通過也同樣是經過『合法』的程序。其過程是3月23日希特勒於柏林克諾爾歌劇院〈Knoll-oper〉召開國會〈Reichstag〉。 開會期間,納粹突擊隊與黑杉隊將所有歌劇院的門全部鎖住,然後在會場中齊聲吶喊:我們要求委任法!使會場氣氛緊張且令非納粹黨之與會者恐懼。 雖然在81位「共產黨」的國會議員因被禁而全數缺席,及26位「社民黨」的議員已遭到逮捕的前提下,納粹黨加上其友黨的席次仍然無法達到在場人數的三分之二,如果其他黨派之國會議員能堅持反對,則委任法無法合法通過。然而,在僅有少數其它黨派之議員及社民黨在場的94位議員一致反對之下,委任法仍然能合法通過。因此,自1933年3月23日起,希特勒成了由民主體制培養長大,並由國會認可的獨裁者,在沒有任何監督之下,希特勒可以開始依據他自己的構想來塑造德國的政治及社會體制。當原來擬訂的四年期限於1937年4月1日到期時,委任法又在社會一般毫無反應下,由國會通過再延長了另一個四年。最後由領袖於1943年5月10日下令,無限期延長。 希特勒在委任法通過之後的下一個步驟便進行所謂的「一致化」。在這樣一個看起來相當中立的概念下,其目標在於將全國之政治機構及一切的政治及社會組織與納粹政府及其意識型態一致化;此外,學術及藝術活動則不是加以規範便是加以壓制,使之配合納粹主義。在一致化的執行下,德國原本多元化的政治及社會趨於一致,進而使建立國家社會主義之領袖國家的基礎得以奠定,當然在執行的過程中少不了恐怖行為及流血事件。 在執行「一致化」的過程中,大約可包含四個領域:剷除德國傳統的聯邦制度,使地方政府完全置於中央政府之下;剷除納粹黨以外的政治團體,使納粹黨成為德國唯一合法的政黨;剷除納粹運動內部的競爭勢力;控制經濟領域及文化生活以使社會一致化。就剷除聯邦制度使地方政府完全置於中央之下而言,自從地方政府如前述遭到罷除並以帝國全權代表取而代之以來,地方政府原有的功能已失,在委任法頒布後又規定,新政府不需要地方議會的同意便可以頒布法律及行政命令。 到了四月七日又頒布了第二道地方與中央一致化的命令,使帝國全權代表成為代表中央在地方的最高行政首長這項事實進一步制度化,並能依中央之指示任命及罷免地方政府官員。至此,在形式上已結束了地方上的議會民主體制。地方議會則於1934年1月30日正式被剷除,地方政府完全置於中央之下。 自此,地方政府既然已無自主的權限,則由地方政府組成的參議院〈Reichsrat〉亦無存在的必要而被剷除。 在貫徹地方政府與中央一致化之前,納粹政權於1933年4月7日便頒布了『重建職業官僚體系法』〈Gesetz zur Wiederherstellung des Berufsbeamtentums〉,這項法令解除了公務人員原本不得任意被解職的法律保障,並規定凡不能配合長官之要求、不能證明自己是亞利安人或以其截至當時的政治活動不能保證其在任何時候都能義無反顧地為民族國家效力者一律由政府機構解職。 這項法令的頒布自然是要確定所有公務人員是可以信任的政府公僕或至少有恐嚇作用,使公務人員能被掌控。自這項法令頒布後,確實使1633名普魯士的中高級官員有12.5% 因政治或種族因素,15.5%因缺乏能力而被解職;在其他地方則因為屬社民黨之公務人員較少,且法律的執行較不徹底,因此被解職者較少,但被解職者平均也在4.5%至5%之間,特別是屬猶太人的公務人員及高級官員幾乎全數被解職。 唯一的例外是曾經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及於戰爭中陣亡之猶太人及其家屬暫時做了一定程度的妥協。除了公務人員外,對司法系統包括律師也作了嚴格的掌控。 在頒布『重建職業官僚體系法』的同一天,也頒布了法令,使律師執照的授予必須嚴格考核其政治及種族背景,而法官的任命更注意其意識型態的可信度。除此之外,希特勒本人於1934年6月30日在法官及政府官員的同意下,不僅成為德國的最高法官〈Oberster Richter〉且讓法官們都對其宣誓盡忠,使司法制度的自主性及中立性幾乎完全被摧毀,唯一還能保持較大的司法自主性者是與政治關聯較少的商業及民法範圍。 希特勒政府在廢除了參議院後,配合帝國一致化更重要的目標當然是指向了眾議院〈Reichstag〉,也就是組成國會的各政黨。共產黨及其周邊組織在國會失火之後所頒布的法令下,對該黨的幹部、傳播機構及其他設施所進行的強制措施以使共黨在實質上被宣判為非法政黨,3月31日所頒布的地方與帝國一致化的法令又使所有各級地方議會或其他民意機構之共產黨代表完全剔除,以這樣的方式使共產黨實質上以不能運作。 但是希特勒卻始終不願正式宣佈共產黨為非法政黨。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社民黨及其附屬及相關組織,使部分社民黨的領導人決定將黨部搬至捷克的布拉格。這項事實使納粹政府終於有了合理的藉口,將留在國內的社民黨於6月22日正式禁止。至於其他的政黨,包括過去的友黨,納粹黨也用了各種手段,使之最後自行解散。當1933年7月5日中心黨也宣佈解散後,納粹政府於7月14日通過一項法令,正式認定納粹黨為德國唯一合法政黨。 國會雖然保留,但已毫無正常國會的功能。 在貫徹「一致化」的過程中,所有民間及利益團體,特別是在過去能發揮政治功能者當然也不再能繼續為納粹當所容忍。雖然『一般德國工會聯盟』於大選之後已正式通告,解除該聯盟與「社民黨」的關係,並與新政府合作,但是仍難逃遭瓦解的命運。 1933年5月2日,各工會組織都被納粹突擊隊及黑衫隊在沒有抵抗下所搗毀,工會領袖也被逮捕,之後工會組織便被納入了『德國勞工陣線』〈Deutsche Arbeiterfront〉,一個由納粹主導成立之勞工組織。德國工會原本是歐洲最強大的勞工組織,這次不僅在沒有反抗下被瓦解,且被納入了納粹黨的「德國勞工陣線」確實震驚了國際勞工組織,並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國際工會組織代表大會上,將德國工會除名,並斷絕與德國工會的關係。至於德國工會之所以會有這種不尋常的反應,主要是因為在三月及四月間曾有過一些決議,認為在革命後的新國家裡,政府既然要建立一個一致的全民團體,不再依階級來區分,使大家心向國家團結一致,則德國工會也應該放棄階級鬥爭的口號,建立一個一致的工會,來面對全民福祉的理念及國家更高的法律,成為全民團體中的一個代表。 此外,面對納粹政府以無比的暴力來剷除一切反對力量,有些工會的領導人也希望藉此來保留一些工會的元氣。就在這種一方面相信納粹黨的宣傳及其他多重的考量下,使納粹黨原本最擔心的強大組織,卻在毫不費力之下完成了一致化的目標。至於其他中產階級及農民組織也在類似的情況下完成了一致化,全部納入了由納粹黨組成的『手工業-貿易-及中小企業聯盟』〈Handwerks-Handels-uns Gewerbeorganisation〉,這樣的組織當然也只有形式上的代表性,而無實質功能。 唯一能倖免於完全一致化的組織是重工業的領域,因為希特勒對工業界有他一定程度的期許。誠如他所說:企業領袖們由於他們的努力而達到了尖端的地位。 此外,這些菁英還證明了他們是較高的人種,因此有權利去領導企業的發展。他還沒有瘋狂到摧毀德國大型工業。然而,大型工業雖然保留了相當的自主權,但終究仍必須配合國家發展的需要,多少也成了希特勒及其政權的共犯。 至於對文化的箝制則可以由宣傳部長戈柏斯的談話得到清楚的輪廓︰在不同文化表達形式上不得再出現於國家意識型態有不和諧的現象︰整個思想活動都必須臣服於中央的領導下。為了使文化生活一致化,1933年9月由帝國文化部頒布了法令,為繪畫、雕刻、文學、音樂、戲劇、電影、廣播與新聞都成立了各自的掌管部門。 在配合國家意識型態的前提下,強調本土化、日耳曼化,猶太人當然必須全面退出其為德國在藝術文化領域所發展出的驚人成就。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希特勒對納粹內部競爭勢力的剷除。納粹運動有所謂的『抗爭時期』(Kampfzeit)到取得政權,再到完成所謂的「一致化」,「納粹突擊隊」一直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最後這個組織卻成了希特勒必須除去的競爭勢力,特別是該組織的領導人雷姆。希特勒一直認為,納粹突擊隊只是納粹黨的工具,是一個武裝的組織,以為黨爭取政權。 而雷姆則代表著軍人至上的觀念,至少超越政治人物。此外,納粹政黨是在議會體制下經由選舉取得了政權,而雷姆則主張以革命的形式取得政權,因此雷姆與希特勒早已有了觀念上的差距。希特勒於1933年7月6日,也就是最後一個政黨,「中心黨」,自己解散後便宣稱︰在舊國家中的權力被剷除後,納粹黨的革命也結束了。 然而,對雷姆而言,仍需進行二次革命,以完成納粹運動的目標,包括一些容納與黨章中的社會主義革命理想的要求。「納粹突擊隊」在雷姆的領導下,至1933年已有三十萬人,且仍繼續擴大中,在融入「鐵鋼盔」的成員後,其成員據估計已超過百萬人,且是一支武裝部隊。因此納粹突擊隊不僅是希特勒及其追隨者戈林、戈柏斯及黑衫隊領袖希姆萊(Heinrich Himmler)的勁敵,也是國防軍的自然競爭者。雷姆甚至希望將國防軍與納粹突擊隊在他的領導下合而為一。而保守的國防軍,特別是國防軍的領導階層,對納粹突擊隊的暴力行為不僅感到憂慮,甚至相當排斥。因此希特勒決定保留國防軍而剷除突擊隊,因為希特勒自信更能掌握國防軍對他的忠誠。結果在國防軍的合作下剷除了雷姆及突擊隊的中高層領導人,使由雷姆領導的突擊隊瓦解。這樁自1934年6月30日夜晚起突襲及逮捕「納粹突擊隊」領導人及其他不為希特勒容忍者的暴力事件共延續了三天,且被逮捕者在未經審判即被槍決的血腥事件在德國歷史上稱之為「長刀之夜」(Nacht der langen Messer)。 國防軍領導人雖然同意瓦解納粹突擊隊,但是在這次行動中同時也槍殺了許多曾經與希特勒合作但是後來分手者以及兩位國防軍將領史萊謝{Kurt von Schlecher}及布萊多(Kurt von Bredow),仍使國防軍領導人感到震驚與憤怒。只是基於解決「納粹突擊隊」是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國防軍領導人沉默的接受了這項事實。希特勒則成功的安撫了國防軍,再加上引入徵兵制、擴大國防軍的承諾,使希特勒能夠在興登堡總統去世後,將總理及總統兩個職位合而為一,由他自己身兼領袖與總理。更不可思議的是,國防軍在沒有抗議的情況下,接受了向希特勒個人宣誓效忠的儀式,而8月20日起,新的誓詞內容是:以上帝之名我宣誓此神聖的誓言,我絕對服從德國及人民領袖阿道夫希特勒,他是國防軍最高的統帥,身為勇敢的軍人,我願意為此誓言犧牲我的生命。至此,連國防軍也完成了希特勒一致化的要求。 基本上,希特勒由1933年1月30日上任,到1934年8月,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便完成按他自己的意旨,將民主的威瑪共和國轉變成一個一黨專政,完成依領袖意旨行事的所謂『領袖國家』 http://hho.idv.st/ |
|
輕鬆接案網 30秒立即快速接案,業績提升10%~40%,每天多接2~3個客戶,工程案件當然接不完 工商名錄網 免費公司行號登錄與查詢,台灣區大型專業工商資料庫搜索引擎 廣利不動產 - 廣利不動產-板橋在地生根最實在--新板特區指名度最高、值得您信賴的好房仲 完整房訊,房屋、店面熱門精選物件,廣利不動產 優質仲介,房屋租賃、買賣資訊透明,交易真安心! |
1 樓住戶:希特扁 發表時間:2004-04-26 |
(呼呼..測試測試1 2 3 "麥克風試音") 各位誓死效忠的綠色子民注意 偶棉要把綠色思想徹底貫徹全台灣 反對偶棉的聲音都要徹底消滅 把所有反對偶棉的外來族群趕出台灣 徹底消滅並統治外來族群的聲音 痕跡 杜絕所有具不同聲音 不同色彩的團體 媒體 藝人 阻斷他棉的聲音 拒看他棉的電視 電影 拒聽 他棉的音樂 攻擊 他棉的支持者 外來的團體 人士 媒體 藝人 通通都要蓋上綠色的標籤 大家才可以接觸 偶棉的輪民不管在國內 在國外 都要發揚綠色精神 貫徹 綠色思想 徹底的 深根 與 發揮 以完成世界大綠的偉大思想 呼口號 綠色主義萬歲 希特扁萬歲 綠色思想萬歲 (這..........是...民主國家嗎.....??) |
姓名: | |||
佈告內容: | |||
其他選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