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文科生,Andy對數字不是特別敏感,要是同時有一大堆數字和公式擺在Andy面前,Andy絕對要暈一會兒。
現在用信用卡付款的人越來越多,提前透支未來的錢,來滿足當下的消費。一筆一筆地刷,看著自然不會有太大感覺,但收到還款短信的時候感覺心都在顫抖。
裝修中的花費有時候也像個無底洞一樣,如果自己在裝修公司報價的時候沒有看清楚報價單,後期只會越加越多,想不超預算都難。
怎麼避免這種情況?今天,Andy就給大家支支招~
一、先了解下報價單
一份報價單,除了包含業主名字、電話、房子地址等基本信息外,大概還有下面幾項↓↓↓(不同公司會稍有不同)
1、通過看序號和工程項目這兩項,我們可以基本了解具體有哪些項目需要施工。結合設計圖紙一起看會更直觀明了,有缺項漏項和不必要的增項也能及時發現,避免重複收費。
2、不同項目的計算單位不同,數量則視單位而定,像牆面刷漆、地磚牆磚舖貼等,一般以面積(㎡)為單位;水管、煤氣管這些用的是長度(m)單位......建議有時間多去建材市場逛逛了解下相關的行情。
3、材料費是裝修工程費用中的大頭,它的準確性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總支出,看報價單的時候一定要在這個部分留個心眼。
4、施工工人的人工費也不可忽視,這一項可以反映工人的水準。
5、主材和輔料的品牌、型號(規格)及詳細的施工工藝,會在工藝和材料說明中標註,材料進場的時候業主可以逐一進行核對。對於沒有選擇全包或者整裝的家庭,需要業主自備材料的項目也會註明。
Andy提醒:材料的規格一定要寫清楚,因為不同規格價格差異會很大,視覺效果和質量也參差不齊,比如門套和踢腳線。
6、其他具體約定的事項會在備註註明。二、容易增項的部分
裝修增項真的是防不勝防,下面Andy提到的幾個方面,大家裝修的時候可要小心了~
01 水電改造
水電改造可以說是裝修中的最大增項,一不小心你可能要多花上萬元,主要分兩種情況:
①壓根沒有提需要進行水電改造,中途卻說要加錢,即便不情願也要繼續下去;
②模糊報價,低價切入,然後裝修時問你“要不要換這個,要不要加那個”,問得你一臉懵逼。
支招:最好的辦法還是在簽合同之前就明確是否需要水電改造(尤其是舊房改造),需要的話要讓裝修公司列出詳細的項目和價格,不允許增項!
Ps:牆體拆改部分跟這個同理,要特別留意。
02 衛生間防水
衛生間做防水,標準的做法是地面需要全部做,牆面至少做到1.8米,Andy建議做滿高。
有些裝修公司會只做地面,到牆面的時候問你做不做,做就加錢,又或者牆面防水高度沒有做到位,各種招數讓人應接不暇。
支招:防水一項報價單上必須要有,而且要明確牆面塗刷的高度,其他標準也要註明才行。
03 牆面處理
不同的牆面情況需要用不同的施工工藝進行處理,比如有的存在裂縫,有的開始發霉,有的則是基礎情況完好的。
如果把老房子的牆面當成新房來報價,到最後施工的時候也只能增項了。
支招:牆面的處理工藝必須要寫清楚,不然又白白多花些錢了。
04 將組合拆開,單獨報價
將某一大項拆開成多項報價,每一項的價格看起來不多,其實加起來已經比原來的一項要多出不少~
比如一個牆面貼磚,裝修公司可以拆成抹灰、舖貼、界面劑等好幾項單獨報價,而不是按平米整體報。
支招:這一點要警惕,該成項報價的就不能拆開來報,都要按照行業標準來做。多看看別人的報價單大致都有哪些項目,自己心裡也有個數。
05 傳說中的裝修師傅建議
“你這裡要不加個過門石/埡口/門套吧?”
“電視牆這裡有點空了,還是做了更好一點~”
“我建議還是要做下吊頂,會更有造型感。”
......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你會聽到裝修師傅各種各樣的建議,但不少東西都是當場聽著覺得很有道理,入住後卻越看越後悔的。
支招:在施工現場保持清醒的頭腦,知道哪些是自己想要的,不做就不做,堅決點。之前你覺得做了不好看的東西,之後你還是會再度嫌棄的。
|